Resources

教學資源

銀兩風流史

梅酒熟成了,釀酒主人攜來共享度週末。同行的友人......


 

撰文/李家維

 

  梅酒熟成了,釀酒主人攜來共享度週末。同行的友人吳宗哲(照片左)初始沉默,待問起有何嗜好?場面就熱鬧了,原來他是一位銀錠蒐藏大家。 


  銀錠始於漢代,唐宋時已盛行,以兩為單位,每兩通常值千文銅錢。吳宗哲的興趣啟蒙於高中時參觀的一場歷代錢幣展,就業後流連於台北建國玉市,熱誠、好學又適逢時機,就建立了品相及數量皆傲人的蒐藏,當然增值幅度也驚人。舉例說明,15年前他以12萬5000元購入一枚清同治的五十兩龜寶銀錠,10年後飆漲為500萬元,現在更是奇貨可居,是年代、時尚及稀有性創造了這財富。 


  酒酣之際,當然要談些浪漫事,酒友黃一農院士以〈賣油郎獨占花魁〉起頭。話說宋朝賣油郎秦重,迷戀上娼門名妓花魁娘子,為籌措夜渡資十兩銀子,發憤儲蓄,把每日結餘的幾分銀子投入木箱,一年多後拆開封條,包袱攏好銀粉、銀屑,送到街邊的銷銀舖,鎔鑄成一個十兩大錠,餘錢則治裝上門去了。黃兄談此情節的重點在於他的嗜好蒐藏──戥子。原來當時平民生活用不了銀錠,交易主要是用剪下的碎銀,此時宋人發明可微量秤重的戥子就派上用場了,商家買賣皆隨身攜帶之,精度可達驚人的30毫克。我們有幸上手滿桌的戥子,近年的文物蒐藏熱,這「日用品」竟也上了高價拍賣會。 


  我好奇,問歷代的大量銀錠,除了反覆鎔鑄外,都到哪兒去了?吳宗哲釋疑,首先是1933年國民政府推行廢兩改元,規定所有交易改用成色及重量一致的銀幣,不再使用銀錠。又逢全球經濟危機,美國改金本位為銀本位,巨量收購銀子,中國的白銀因此外流約三億兩。銀錠成了銀幣和銀磚,當然也就消失了。此時,我想起20年前曾在南京夫子廟的地攤購得一大把歷代銅幣,包括戰國布幣、漢五銖錢和唐宋明清的各種通寶,捧來請吳兄鑑定,竟然絕大多數是近代假貨。其實這並不足為奇,利之所趨,遠自宋代假幣即猖行,私鑄者嚴刑棄市,仍難遏止。 


  古往今來,理財皆是人生大事。我們這一代人,歷經紙鈔、銅板、支票、信用卡,到電子支付,匯兌變化、盜領、詐騙都得提防,能期待一種永保安康的新貨幣嗎?請享讀這期《科學人》的封面故事「迎接未來金錢 比特幣」。值此新春,恭禧發財!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8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