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鴿子彈

"如果不想被攻擊的話,請離牠們遠一點。 "


撰文╱米爾斯基

 

  看鴿子在路上閃過車子,又閃過行人,牠會飛、會走,似乎充滿無窮的潛能。當然,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鴿子在前線和後勤指揮所之間來回傳遞訊息,也飛得夠多了。但鴿子到底還能做些什麼事?我們不得而知,因為牠們不會在空中展現自己優秀的領航能力。

 

  韓福瑞斯(Courtney Humphries)在她的新書《超人鴿:佔領曼哈頓和全世界的鴿子》中,對鴿子做了詳盡的介紹。她解釋,用鴿子來當駕駛員的想法,最早來自於1940年代史金納(B. F. Skinner)的鴿子制約實驗。我想,這個實驗應該不是被同年上映的電影「飛行指揮」(Flight Command)所啟發的吧,劇中飾演駕駛員的演員就叫做皮金(Walter Pidgeon)。

 

  史金納之前就設計過簡單的獎勵系統,以食物來誘使老鼠進行越來越複雜的行為。由於鴿子飛行能力極佳,史金納也就把鴿子真的放到駕駛艙。喔,當然不可能讓牠們開飛機,除非航空公司同意不收行李費,否則誰願意搭乘由鴿子擔任駕駛的飛機呢?不不不,其實鴿子開的是「飛彈」啦。

 

  韓福瑞斯說,第一步當然是「在鴿子身上套個襪套,限制住翅膀和腳。」這樣一來,鴿子就只能用嘴巴去啄目標,比如船、建築物或某個指定的路口,成功啄中目標的話,便可得到食物獎勵。再利用一套簡便的設備,透過電動馬達來將鴿子頭頸部的動作轉換成飛行航向的操控。此項鴿子計畫還向美國國防研究委員會申請更多的研究經費,但顯然該委員會認為史金納也該被好好限制一下,因此駁回他的申請。

 

  然而,珍珠港事件過後,史金納又重新計畫將鴿子改造為高速殺傷性機隊。他收到一筆贊助款,是來自麥片公司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不是當時擔任駕駛員及飛彈部隊成員的密爾斯少將(Major General John S. Mills)喔。諷刺的是,在麥片公司資助的實驗中,鴿子卻不能吃飽。韓福瑞斯寫道,「史金納發現,處於飢餓狀態的鴿子,會不斷努力爭取食物獎勵。」她說,鴿子的表現實在太棒了,使得史金納團隊必須更用心提升機械系統,好將鴿子的動作轉為精確路線校正,而不只是正確導航。

 

  由於鴿子的概念驗證成功,史金納又獲得美國聯邦政府補助的2萬5000美元,研發他的「生物返航裝備」。他的設計還引入備援(redundancy)的觀念,將三隻鴿子放在同一個駕駛艙中,有任何一隻啄錯目標,大家就一起捱餓,直到修正錯誤為止。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08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