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輪狀病毒疫苗終有成

籍籍無名的輪狀病毒,卻是全球孩童嚴重腹瀉的主因,也是開發中國家常見的幼童殺手。經過30年的研究,克服該病毒的疫苗很有可能已經準備好上市了。


撰文╱葛拉斯(Roger I. Glass)
翻譯/潘震澤 
 

  提到殺手級病毒,經常讓人想到的影像,是受非洲伊波拉病毒、亞洲SARS病毒,或是美國漢他病毒折磨的病人;但那些壞東西奪走的人命,還比不上籍籍無名的輪狀病毒。幾乎所有小孩在出生後頭幾年,都曾感染輪狀病毒而嘔吐腹瀉。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十分嚴重,如不加以治療,患者會因脫水而休克並死亡。每年全球因它致死的孩童,估計有61萬之多;五歲前死亡的孩童裡,有5%是感染輪狀病毒所致。在美國,感染這種病毒而死亡的孩童不多,但每年有多達7萬名小孩必須因此住院,還有數百萬人待在家中,默默承受折磨。 

   不過,在發現該病原30多年後,科學家即將帶領人類掙脫魔掌。今年1月,研究人員公佈了兩種輪狀病毒疫苗的大規模臨床試驗結果,證實其具防治功效。但輪狀病毒疫苗的發展過程充滿挫折與意外,其困難及複雜程度實非任何人所能想像。今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全球疫苗接種聯盟都將輪狀病毒擺在首位;提供幼童亟需的疫苗接種,亦即對抗輪狀病毒的決戰,已然展開。 

病原鑑定不易 
   1973年,任職澳洲墨爾本皇家兒童醫院、專攻胃腸道疾病的年輕微生物學家畢夏普,首度鑑定出輪狀病毒是人類疾病的病原。當時,研究人員對兒童的腹瀉感到困惑不已;這種毛病雖常見且通常相當嚴重,卻不太能確認肇因。為尋找線索,畢夏普的團隊從急性腹瀉病童的十二指腸取出組織切片,在電子顯微鏡下檢查,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小腸內膜的上皮細胞裡充滿了車輪狀的病毒。 

   1979年,我和妻子到孟加拉國際痢疾研究中心工作,開始接觸到輪狀病毒。當時我們年輕且充滿理想,看到嚴重腹瀉是該國的頭號致死病症,也就一心想要幫助當地兒童。該研究中心的醫院設在達卡市,每年收容因不明「腸流感」而住院的病人之多,使得有些人必須在醫院走道或外頭的帳篷裡接受診療。原本我們認為這些孩童的腹瀉是細菌所引起,卻驚訝地發現他們感染的並非霍亂弧菌、沙門氏菌、志賀痢疾桿菌或大腸桿菌,而是我們所知無幾的輪狀病毒。藉由某種簡易化驗,我們確認五歲以下因腹瀉而住院的病童當中,25~40%感染了輪狀病毒。 

   全球各地的研究不但獲致類似結果,還顯示出輪狀病毒不僅散佈各地,更是最窮困國家人民的主要死亡原因。1985年,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根據這些研究證據,將輪狀病毒列為開發中國家亟需疫苗防治的首要疾病。

   在此同時,有關輪狀病毒在美國的發生率及分佈情形,所知卻極為有限,讓人感到訝異。1986年我回美國疾病防制中心(CDC)工作時,這種病很少正確的診斷出來;事實上,連「全球疾病分類」都沒提到它。由於曾在海外見識過它的威力,我和同事一心想知道:輪狀病毒在美國是否也侵襲了許多人。

   對這種很少得到診斷、從未在出院證明中列為住院原因,甚至大多數從事治療的小兒科醫師都不認得病原的疾病,究竟要如何評估其影響力呢?我當時的同事何美鄉從美國的住院兒童資料著手;她發現腹瀉是常見的住院原因,佔五歲以下住院兒童的12%,其中大多都記錄為「病原未明」。進一步研究顯示,在未得出診斷的病例中,有很多是由輪狀病毒所造成。關於美國輪狀病毒的研究,還得出另外三項有趣的事實:第一,輪狀病毒感染具明顯的季節性,高峰期為12~3月;第二,因感染輪狀病毒而住院的孩童,絕大多數年齡都在五歲以下;第三,無論什麼季節,大多數嚴重腹瀉的幼童病例,都由輪狀病毒造成。 

   如今,流行病學家已知:從三個月到五歲大的幼兒,幾乎都感染過輪狀病毒,它是造成全球兒童腹瀉的最常見原因,遠超過其他任何病原。輪狀病毒的傳播與細菌不同:細菌主要經由污染的食物及飲水散佈,因此以生活在貧窮地區的人受到的影響最大,但輪狀病毒的散佈卻不受地理邊界的限制。的確,輪狀病毒具有無所不在的特性,無論美國人或孟加拉人的風險都相同,顯示該病毒傳染性甚高,就像感冒病毒一樣容易散播。同時,一如感冒病毒,衛生設施與乾淨飲水對遏阻輪狀病毒感染的功效並不大。

   分子及臨床研究也見證了輪狀病毒的高致病性:只要10個病毒顆粒,就足以給某個孩童帶來麻煩;嬰兒的拇指或玩具上,只要沾了一小滴充滿病毒的水珠就綽綽有餘。病毒入口後順著消化道抵達小腸,並入侵內膜的上皮細胞,再以驚人的速度複製:24小時內,10個病毒就可增加到數百萬顆,製造出的蛋白質、毒素和新生成的病毒顆粒,填滿上皮細胞而造成細胞死亡。很快的,腸道上皮細胞剝落,大量液體及電解質隨陣陣腹瀉排出體外。若不補充液體,病童減輕的體重可高達10%,而在1~2天內休克。 

   幸運的是,熬過首次感染而存活下來的孩童,並不會留下長遠的後遺症,也很少因為再度感染輪狀病毒而腹瀉,他們取得了自然免疫;也就是說,他們的免疫系統已經有所準備,在下一回輪狀病毒入侵時,能迅速辨識並遏阻病毒的複製。不過,由於為數甚多的幼童在初次感染輪狀病毒時,病情十分嚴重,因此科學家認為,發展可以模擬這種自然免疫的疫苗,將是最佳的救命希望。

電子顯微鏡下的輪狀病毒顆粒,外觀類似車輪(rota的拉丁字源就是「車輪」之意)。圖中顯示的顆粒經過高倍放大,並上了色。 



踏上疫苗開發之路 
   疫苗是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武器中,火力最強的,也是維護公共衛生最有效的做法之一。疫苗的組成包括活的或死的微生物,或是微生物的主要蛋白,目的在騙過接種疫苗者的免疫系統,以為自己真的遭受微生物侵襲。雖然疫苗本身對生命並不造成威脅,但免疫系統就像遭逢病毒入侵時一樣,開始製造對抗疫苗的抗體。當下回再有同樣的病原入侵時,已經整裝待發的免疫系統就可迅速釋出大量抗體,制伏入侵病原,一如自然免疫的反應。 

   20年前,有好幾家製藥公司對研發輪狀病毒疫苗產生興趣,因為它的潛在市場不僅龐大,還遍及全球,看起來值得投入大量的研發經費。此外,就算是偏遠地區,疫苗的銷售也不成問題,因為輪狀病毒疫苗可以加入WHO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贊助的「全球兒童疫苗接種計畫」;目前該計畫已固定將疫苗送給全球將近80%的兒童。 

   疫苗的製作有好幾種不同的方式,包括使用人類或動物的病毒品系、活病毒或死病毒、全病毒或蛋白質次單位等;經過考量後,輪狀病毒研究人員決定採用小兒麻痺口服疫苗發明人沙賓的做法。沙賓認為,活性不足以致病、但仍可複製的活病毒疫苗,最能夠模擬因自然感染所產生的保護作用。對輪狀病毒來說,口服疫苗也能夠讓疫苗在最適當的位置,也就是胃腸道,引發免疫反應。沒有多久,疫苗研發人員就把目標鎖定在毒性減弱但仍存活的輪狀病毒品系,可用口服方式接種,而無需注射。 

   到了1983年,第一個輪狀病毒疫苗已準備就緒,可進行試驗。比利時里森薩市史克藥廠(現為葛蘭素史克生物製藥)的安卓與芬蘭坦派勒大學的小兒科醫師維西卡里,以取自母牛的輪狀病毒品系製備疫苗,並進行人體試驗。他們之所以選用牛的輪狀病毒,是因為該病毒株在培養皿中生長良好,而且他們認為牛的病毒對人的毒性不強。 

   從各種好處而言,該疫苗在芬蘭進行的首次人體試驗,可說是劃時代的成功:接種疫苗的孩童遭受輪狀病毒嚴重感染的機率,降低了88%,證實口服活病毒疫苗可引發免疫力。再者,也沒有出現惱人的副作用。史克藥廠受到該項試驗的鼓舞,也在其他國家展開人體試驗;到了1980年代末,終結由輪狀病毒造成的死亡威脅,似乎已然在望。然而,在非洲及秘魯進行的試驗,結果卻不一致且令人失望。雖然已知孩童健康情況不佳、感染疾病而未接受治療、營養不良以及感染寄生蟲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孩童對疫苗的免疫反應,但由於問題的確實原因未明,於是史克藥廠擱置了輪狀病毒疫苗計畫。 

發展組合型病毒疫苗 
   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與費城威斯塔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卻想找出史克藥廠疫苗失敗的原因。一種可能是牛病毒活性太弱,在較差的環境便無法有效複製並引起良好免疫反應。於是,他們尋求新的疫苗配方。例如NIH的卡匹肯找到一種恆河猴病毒品系,威斯塔研究所的克拉克及普洛金則找到另一種能積極複製的牛病毒。這些品系的病毒製成疫苗供臨床試驗,但也同時得出成功與失敗的結果。其中的科學問題,還得再花好些年才能弄清楚。 

   在此同時,其他研究人員正逐漸解開輪狀病毒的分子結構。雖然輪狀病毒的橫切面呈車輪狀,實際上其球面擁有三層構造,中間含有11段雙股RNA,每段含有一個攜帶某蛋白質編碼的基因。這些蛋白質分屬兩種基本類型:一類屬於結構蛋白,用於組裝病毒;另一類則是非結構蛋白,在受感染的細胞中生成。病毒結構蛋白簡稱VP,以數字編號為VP1、VP2等;非結構蛋白簡稱NSP,參與病毒的複製以及攪亂腸道正常功能,也以數字編號。 

   病毒的最外層,是引起宿主免疫反應的主要構造,也是疫苗發展的重點所在。VP7造成病毒凸起的表面;VP4則形成輪子外圍的尖形凸起;位於VP7下方的VP6數量最多,在受感染的細胞內,參與病毒蛋白的製造。稱為NSP4的非結構蛋白分子是種毒素,可能引起嚴重腹瀉。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06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