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好朋友,志同道合全靠腦

朋友之間會有腦的相似性,是因為本來就相似而成為朋友,或是因為成為朋友而造成腦神經活動相似?如同夫妻臉,是因相像而彼此吸引,還是結婚之後,天天對看而越來越像呢?


 

撰文/曾志朗

 

  2500年前,當西方的學者在希臘和埃及啟動探究自然原理的科學研究時,在東方中國的大哲孔子,從考量社會倫理和個人修身養性的體認中,傳授給弟子幾句非常重要的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東西方的思維和研究的對象及其論證方式,表面看來是南轅北轍,各有不同面向。西方科學家講究「見微知著」的知識文明,所以重視分析再分析,往下再分析,得到可被驗證的理論和假說;而東方思想家則探求「以和為貴」的精神文明,追大同隱小異,個人不停的學習,新知就會帶來喜悅,而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一起學習,更是無與倫比的快樂。其實修心養性,為的是達到內心的安詳和愉悅;知識以及朋友,絕對是安詳和愉悅的泉源! 


  創新的知識,有效解決生活中的困境,是無須爭辯的事實,西方科技進步,帶來許多新的設施,改變了人類生活的型態,提升了生活的品質,但對天、地、海洋、森林的破壞也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東方思維中,民胞物與的理想才能緩和科技對物質和生命世界的破壞。而西方科學技術和東方人道思維的結合,才能對生命有所了解,對促進人的身心健康有所助益。所幸這類跨科技和人文的研究已漸漸展開,而成果也確實亮麗。例如朋友是社會關係中重要的一環,明顯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因此對友誼的研究也有增加的趨勢。但朋友之情,要如何用科學來詮釋呢? 


  首先,科學家會先界定何謂朋友。最簡單的定義就是一個人和非親屬的另一個人互為知己,擁有共同喜好,且帶著依存的情感。換句話說,就是相互認同,唇齒相依,有親密情感但並非家人的夥伴;把親情延伸到外人,變成友情,而主要特徵就表現在分享的行為上。仔細觀察幼稚園裡小朋友互動的情況,我們很容易就能分辨一個小孩和另外哪一個小孩是朋友,因為兩個小朋友會表現出「友飢我飢」、「我有友亦有」的分享行為,而且在命運共同體的驅動之下,朋友有難,會產生同理心,分擔其痛苦,有時候護友心切,也會捲起袖子幹架或伶牙俐齒拌嘴,聯手「禦敵」。這些友誼的表現,到了成人階段,擴大為受人讚美的英雄風範,所謂「朋友有通財之義」,而刎頸之交可以「赴湯蹈火、兩肋插刀」,成為千古傳誦的佳話。 


  有福共享、有難同當的義舉,在非人屬的動物裡,也是常常可以觀察到的。例如巴拿馬的吸血蝙蝠每天必須捕食含血的食物,否則就活不了。但科學家發現,眼見常在一道的另一隻蝙蝠因缺乏食物而奄奄一息時,牠們也會把自己好不容易取得的食物讓給對方。此外,很多鳥類在成群的團隊中會擇友共飛,而當同伴不幸遇難死亡時,也會改變平常的唱歌模式,變成高頻激勵的喚友聲,或者緩慢低沉的哀悼音節。其實,每個動物園的園長都有滿肚子的故事可說,關於園裡動物誰和誰是至交、誰和誰又像是世仇。從演化的觀點,友情是社會網絡得以維持的基本元素。 


  和動物比起來,人類的友誼表現顯然層次較高,情感聯結也更婉轉精緻。真正的友情是心靈的默契,而且不因時空改變而有變化。聽聽周華健唱紅的歌曲:「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就像一首熟悉的歌,深藏在記憶之海,但只要聽到一個小小的片段音節,整首歌就記起來了。朋友也是如此,即使久未見面,一朝聚首,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喚回的記憶盡是美好溫柔。朋友之間,若不是心心相印,怎能像全像投影(holography)那樣憑一個光點就可探知3D全像的完整情誼呢?! 


  親密的朋友,心裡想什麼,另一個人全知道;話才講一半,另一個人可以馬上接下去。俗語說,就像彼此肚子裡的蛔蟲,所以可以知其知,想其想。心靈相通、互為蛔蟲,聽起來無稽,但最近的科學發現,卻顯示了這個說法有所本。只要把肚裡的蛔蟲改成腦裡的神經細胞,朋友之間心電感應的現象就真相大白了! 


  美國東部達特茅斯學院認知神經科學家結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者,利用核磁共振造影儀(fMRI),測量腦神經對不同認知活動的激發量和神經反應的部位,發現好朋友之間的腦活動有很高的相似性。說得白一點,就是好朋友不但是心心相印,更是腦腦同波! 


  這個研究的做法很有意思。他們先在學校裡訪問調查279個大學生在網上和朋友的通訊次數,越頻繁的交流者,當然反映了他們之間的親密度。研究者也請學生對交流的對象,評估彼此親密的程度。綜合兩者,得出親疏關係的客觀數值,完成第一階段的研究結果。 


  接著,研究者從這279個學生當中,邀得42個志願接受腦造影實驗的受試者,讓他們躺在fMRI儀器裡,從上方的小螢幕觀看不同議題、長短不一且引發各種不同情緒的影片,有嚴肅的社會議題,也有輕鬆有趣的卡通,或描繪不同價值觀的故事,例如探討是否應該禁止大學足球賽,或前總統歐巴馬的演講,或同性婚禮,或愛爾蘭搖滾樂團的MV(大學生熟悉的電影「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插曲),又或是太空人扭毛巾的短片等。 


  受試者在觀賞影片的同時,fMRI持續掃描他們腦部的神經活動。經過仔細的訊號分析和統計比對之後的顯著活動量,依據每個人的掃描訊號,將不同腦區神經的活動強度,轉換成非常客觀的數值。結果實在令人讚歎,好朋友之間的腦活動相似性之高,就連專研社群網路的科學家都拍手叫「酷」! 


  這第二階段的實驗結果清楚顯示,好朋友在注意力、學習、記憶、回憶、判斷、情緒反應等作業處理,有很一致的大腦反應,部位和強度都相似。好朋友,既同心,又共腦,這當然符合一般的合理期待,但科學家能在腦神經的層次上觀察到朋友的生命共同體表現,實在是科學和人文融和的美麗結果! 


  接下來研究者繼續比對兩個腦反應的相似程度,然後反過來問:「兩腦的相似程度,可以預測朋友的友好程度嗎?」計算的結果,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從大腦反應的相似度可以預測到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等關係由近而遠的親疏程度。這樣的科學研究令人眼界大開,感覺像是進入了美麗新境。 


  最後,科學家一定要問,朋友之間會有腦的相似性,是因為本來就相似而成為朋友,或是因為成為朋友,物以類聚,相互模仿,而造成腦神經活動的相似性呢?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如同夫妻臉,是因相像而彼此吸引,還是結婚之後,天天相望而越來越像呢? 


  喜歡讀《科學人》的朋友們,我們的腦活動應該是很類似的。Yes or No?你認為呢?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8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