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藍光讓你睡不著

為什麼電子螢幕令人晚上睡不著?我們該怎麼辦?


 

撰文/賈布爾(Ferris Jabr)

 

藍光太多並非好事

 

  電子裝置發出來的光,不一定都會妨礙睡眠。我們身處的藍光環境可追溯至1992年日本發明的高亮度藍光LED,技術製造商透過結合新發現的藍光LED與舊式的綠光、紅光LED,或在藍光LED塗上化學物質而發出其他波長的光,首度製造出全光譜的白光LED。LED遠比舊式的螢光省電,因此快速普及應用到電視、電腦螢幕、平板電腦以及某些電子閱覽器,以前所未見的明亮藍光照亮居家與辦公室。 

 

  研究人員雖然早已懷疑藍光LED可能影響睡眠,但直到15年前才開始累積足夠證據。科學家在1970年代已發現,腦中稱為視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的腦區協助調控我們的睡眠週期、警覺度、體溫以及日變節律。研究指出,視叉上核會在晚上促進大腦內的松果腺(pineal gland)分泌褪黑激素。 

 

  本世紀初的生物學家找到了答案:原來人的眼睛裡除了我們熟知的桿細胞(負責夜視)以及錐細胞(負責色覺)之外,還有一種未曾發現的細胞,稱為光受器(photoreceptor),這種感光細胞能夠偵測周遭環境的藍光,並把訊號傳送到視叉上核。因此,當人們受到大量藍光照射時(例如太陽在頭頂時),這種感光細胞就會讓視叉上核告訴松果腺停止製造褪黑激素,以維持清醒;但當太陽開始西下,藍光減少就會造成褪黑激素激增,令人想睡覺。 

 

  證實藍光LED螢幕會在晚上干擾大腦的研究中,有一項是卡吉爾根與同事在2011年所做的。這項研究發現,與夜間暴露在螢光電腦螢幕前五小時的受試者相比,暴露在同樣尺寸與亮度的LED背光螢幕的受試者,其褪黑激素的分泌量較少,比較不會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測驗的表現也比較好。 

 

關掉螢幕,睡個好覺

 

  2013年美國壬色列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菲格奎羅(Mariana Figueiro)主持的一項研究指出,晚上只要使用平板電腦兩小時,就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布里根婦女醫院進行了為期兩週的臨床試驗,結果發表於2014年的一篇研究報告,他們發現比起晚上閱讀紙本書籍的受試者,睡前使用平板電腦四小時的人,比較不會想睡覺,平均多花10分鐘才睡著,而且睡眠比較淺。卡吉爾根及其他科學家也發現,這些效應在青少年身上特別明顯,只是還不清楚原因。 

 

  越來越多研究證據指出,所有電子螢幕尤其是藍光電子螢幕特別會妨礙人們睡眠。有鑑於此,科學家已開始研究各種補救辦法。 

 

  有幾項研究指出,配戴橘色塑膠護目鏡可阻隔電子裝置發出的藍光,有助於防止褪黑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目前市面上已經可以買到類似護目鏡,價位從8~100美元。還有一種稱為動態照明系統,廠商宣稱可以「在室內重現如自然光般的全光譜照明」,但價格比較貴,隨居家或辦公室照明面積大小不同,在幾百到幾千美元之間。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6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