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走進低碳,台灣準備好了嗎?

"全球暖化對地球生態環境、人類社會文化與政治制度造成了根本性的變化。面對二氧化碳減量的趨勢,我們不能只考慮經濟與能源面向的衝擊。 "


撰文╱邱育慈 
 

台灣人口僅佔全世界千分之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卻達全世界百分之一,環保署長張國龍認為,這是大家應該反思的問題。

  190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瑞典學者阿瑞尼斯(Svante Arrhenius)在1896年預測,人類燃燒含碳的化石燃料將提高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繼而導致全球溫度上升,當時他認為較溫暖的氣候將使得物產豐饒,有利於快速成長的人口。一個世紀以來,更多的科學家相繼發表研究,討論全球暖化效應。有別於阿瑞尼斯,多數的科學家為此感到憂心忡忡,甚至有研究指出,唯有將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兩倍以內,才可能避免氣候極端變化導致的災難。 

  各地愈漸頻繁的氣候異常現象隱約顯示,大尺度的環境災難已經威脅到全人類的生存,氣候變化議題再也不容小覷,其風險之高,讓各國政府願意(或者不得不)努力嘗試各種方法以避險,而降低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遏止溫室效應惡化,聯合國於1992年召開地球高峰會議,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期望以全球管制的方式,減緩氣候暖化問題;1997年底再通過具有法律效力的國際環保協定「京都議定書」,並於去(2005)年2月生效,其中規範的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等六種,具體要求全球38個已開發國家,在2008~12年內間,必須將該國的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依1990年的排放水準再降低5.2%,否則將可能遭到貿易制裁。

  京都議定書生效一年多來,已經有效促使全球多國研擬因應對策,非締約國的台灣,溫室氣體減量的推動與能源政策轉型,則猶在起步階段。事實上,從1988年起至今,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就未曾減緩。數據顯示,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13億噸,到了2005年,排放量已高達約2.6億噸,居全球排名第22位。 

  檢視1998年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到2005年第二次會議所提出的遠景,很多目標不但沒達成,溫室氣體排放狀況反而持續惡化。「台灣人口僅佔全世界千分之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卻達全世界百分之一,這是大家應該反思的問題。」環保署長張國龍說。 

  根據環保署的資料顯示,台灣溫室氣體的直接排放量以能源產業最高,佔59.9%,製造及建築業佔21%次之。若將用能源發電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分配給各個用電行業,則工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最高,佔全國的54.4%。在環保意識高漲,國際間溫室氣體減量呼聲不斷的壓力下,工業部門自然引來關切的目光。 

工業部門首當其衝 
  經濟部工業局長陳昭義表示,為協助產業執行溫室氣體減量工作,經濟部已經推動鋼鐵、石化、水泥、人造纖維、造紙、紡織等六大耗能產業的節約能源與二氧化碳減量自願協議,這項計畫涵蓋125家能源消費大廠,預計在2004~08年間,透過改善製程及更新設備等措施,合計節能至少139萬公秉油當量,換算後相當於減少了402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或者說,年平均減少80.4萬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今年7月,經濟部能源局也與國內五大超商簽訂自願性節約能源合作意向書,期望全台8000多家商店於三年內省下5~10%的用電。方法包括日間關閉原本全亮的招牌和騎樓燈、空調溫度設定於26~28℃、改用省電的變頻式冷藏設備,預計省下20%的耗電,相當於1億7000萬元的電費。 

台灣有些廠商已經落實綠建築的節能概念,上圖為台達電子公司在台南廠辦的屋頂加裝太楊能板,一年可以節省2萬6000度電。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已經啟動各項措施,如推動再生能源、推廣乾淨能源(液化天然氣)、提高能源效率、節約能源等,估計台灣在2025年時將可比毫無作為的條件下減少1.7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不過,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和時程,政府與環保團體並未達成共識。

  的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可確保業者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要了解自身產能狀況與改善空間,台灣業者必須遵循國際認可的盤查準則進行,才能獲得可信之數據。工業局自2004年起輔導產業界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之盤查,國內知名的能源使用大戶如台電、中鋼、台塑等公司也已成立專責小組,展開自身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工作,但工業局坦承,這些大戶廠數眾多,因此政府至今尚未掌握確實的排放數據。 

  經濟部於今年6月成立了「產業溫室氣體減量推動辦公室」,依據去年全國能源會議的具體結論,針對工業排放情形推估,設定出減量目標:2015年能源密集度應較2000年下降10%,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933萬公噸;而2025年能源密集度較2000年下降16%,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6240萬公噸。 

調整產業結構是唯一解決之道? 
  在今年7月由經續會召開的會議中,產業界人士因應這一波溫室氣體減量的壓力,建議透過外部成本內部化、建立溫室氣體管制機制、規範產業最清淨有效技術與強化科技運用等四項機制,以創造環保、能源與產業三贏的經濟發展模式。 

  「一個國家排放越多的溫室氣體,表示同時也會排放越多環境污染物,這意味著要花很多錢去從事環境防治污染。所以,推動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是有雙重效益的。」張國龍說。但他也認為從商業利益出發所採取的減量措施,只是少數產業可做到,而無法普及到各產業,甚至推廣到全民的生活中。「不管是節約能源,還是提升效率,工業界這些作法都是業者迫於國際競爭壓力或基於商業利益所做的調整,而非一種自發保護地球環境的承諾,或確保下一代的生存環境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環保、能源和產業能否三贏,猶未可知,因為在同一個會議裡,製造業分組對台灣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的看法並未達到共識。由經濟部基於供應內需,於雲林離島工業區所規劃的國光石化與台塑一貫作業鋼廠新開發案,因為可以預見的溫室氣體與環境污染物高排放量,在會議中備受反對者抨擊。依據開發單位估算,台塑一貫作業鋼廠營運期間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年約為1490萬噸,國光石化約為800萬噸,兩者就佔了2002年全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2.3億噸的10%。 

  雖然經濟部長陳瑞隆表示,在國光石化與台塑煉鋼廠之後,近期將不會再新增高耗能產業投資案,但這兩案在產業與環保團體之間所引發的衝突,仍未獲得解決。 

  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教授顧洋則認為,台灣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的做法似乎不平衡。當高耗能產業變成箭靶時,消耗了約30%以上能源的交通與住商部門,其低效率的運作卻似乎不見受到壓力,「好像不提醒他們的話,溫室氣體減量就跟他們無關似的。」 

  顧洋表示,工業界的能源使用大戶如台塑、中鋼、台電等對於溫室氣體減量所做的的努力,相對而言,已經比交通與住商等其他部門來得多。「從技術上來說,製程的改善不是那麼容易,把還可使用的生產線上的設備廢掉是不是更浪費?」此外,顧洋認為延宕10年的核四計畫也是發電部門目前因排放二氧化碳過多而備受批評的原因之一,「看看世界各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國家,如日本、法國等,核能佔其發電裝置的比例都相當高。但非核家園政策,使得台電近幾年必須新建多座火力電廠來因應增長的用電需求。」 

  「世界各國都面臨了溫室氣體減量的挑戰,核能當然也可能是可以選擇的能源來源之一。」張國龍說,但是不同的地理條件、社經結構及科技管理水準,應有不同的考量。「這20幾年來的觀察,我個人始終認為台灣不適合發展核能發電。但我並不以台灣的經驗去質疑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其他國家的選擇。早期幾個人口密集度高的歐洲國家發展核電,是因為對其風險了解不夠,1986年車諾比爾核災後,讓人重新思考核能發電,像是義大利,就宣佈其非核政策。」 

  張國龍也指出,生產效率不佳的設備機組應該提早汰舊換新,「像台電有些機組排放了許多溫室氣體,發電效率只有30%,卻堅持要等到使用年限期滿才要換新,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如果採用最新技術,效能一下子提升50%以上,大約三到五年就可以回收投資於更新的成本。」 

從政策與立法著手 
  雖然台灣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簽約國,但溫室氣體排放量約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很可能被列入下一波減量的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與「能源稅」的立法,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因應而生。 

  由官方與民間共同制訂的「溫室氣體減量法」,針對溫室氣體排放效能、新增排放源增量進行規範,同時也明訂相關罰則。張國龍表示,針對氣體排放量高的產業,目前僅能從能源效率、空氣污染管制相關法規去管理,卻無法直接規範其排放量,此法的推動,對外可彰顯我國願意參與國際減緩氣候變遷相關行動,善盡地球村成員責任;對內則可建構溫室氣體減量的法源依據,落實依法行政。 

  「溫室氣體減量法」已於9月20日通過行政院會,近日將轉送立法院審議。不過,許多環保團體對這項法案表示不滿,認為缺乏明訂的減量時程與目標,顯示政府沒有減量的決心。「我們很希望促成溫室氣體的減量目標與時程共識的達成。環保署可以是一個交流平台,讓業界、專家、環保團體一起溝通,世界上其他地方減量的目標與時程都可以拿來參考。」張國龍舉例,美國加州在8月底通過溫室氣體減量目標,預計在2020年以前將排放量減至1990年的水準,大約要減少25%。加州面積約為台灣的三倍,政治生態也很類似,執政黨在議會是少數,但是他們卻可以妥協出明確的減量目標,值得台灣學習。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06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