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就位、預備、著床!

"解開受孕方程式未知的另一半。 "


撰文/勃蘭加(Oscar Berlanga)
翻譯/宋鴻威

 

  近年來體外人工授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的成功率大幅增加,主要得益於胚胎培養與篩選的技術提升。然而,當胚胎注入子宮之後,只有很少數的胚胎能夠成功在子宮內膜著床。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婦產科教授楊恩(Steven L. Young)表示:「著床比率低的主要原因,在於無法有效評估子宮內膜是否準備好接受胚胎。如果子宮內膜沒有適當準備,胚胎就無法著床,就好比好的種子依然沒有辦法在貧瘠的土壤中生長。」 

  科學家知道在月經週期中,子宮內膜會發生劇烈的變化,只有在排卵之後短短幾天內適宜胚胎著床。科學家已在尋找可靠的方法,來判斷患者的子宮是否已經準備好接受得來不易的胚胎。 

  正在進行中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答案。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朱迪斯(Linda Giudice)與同事運用基因組分析,找到了在月經週期特定時期會開啟或關閉的一群基因。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婦產科教授麥克隆(Nicholas S. Macklon)則發現子宮內膜液的蛋白質組成在適宜與非適宜著床時有所改變。如果這些研究能夠在臨床試驗中獲得證實,將有助於發展能當場檢驗患者是否適合胚胎植入的試驗技術。 

  這樣的檢驗與治療尚需要多年努力才能實現。但是儘管眼前的挑戰非常巨大,可能的成果也將非常豐碩。麥克隆指出,如果科學家能夠發展出確認胚胎何時適合著床的分子程序,不孕症的診斷與治療將完全改觀。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2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