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希格斯玻色子現身

"新粒子將同時開啟物理學的新挑戰。 "


撰文/賈里斯托(Robert Garisto)、阿加渥(Abhishek Agarwal)
翻譯/洪艾彊

 

  當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大強子對撞機(LHC)的物理學家在今年7月4日宣佈找到一種新粒子時,他們並未明白稱它為「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理由不只是科學家典型的謹慎,也意味這個宣佈所代表的重大意義:長達數十年的理論、實驗和科技的冒險旅程已經結束,與此同時,另一個新的物理時代正要展開。 

  希格斯玻色子是在1964年,由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物理學家希格斯(Peter Higgs)所提出,當時用以描述所有基本粒子的粒子物理學(現在稱為標準模型)還在發展階段。標準模型提出了數百個可經實驗證實的預測,數十年來一一獲得證明。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片拼圖,有了它,構成所有物質的費米子(fermion)和攜帶它們作用力的玻色子就能全數連結起來。它描繪了次原子世界如何運作,不過我們至今仍不曉得這幅圖畫會不會只是一張大畫布上的一角。 

  標準模型的基礎之一,是統一了電磁力和弱作用力的電弱對稱,由於攜帶這兩個基本作用力的粒子質量差異極大,顯示它們之間的對稱性已經破壞,理論物理學家必須解釋這個分歧。1964年,希格斯、翁勒與布繞特、古拉尼克與哈根以及奇波分別發表在《物理評論通訊》的三篇論文,有志一同提出了一種普遍存在所有空間的新的量子場,這種類似海洋的場不帶自旋,並造成對稱破缺。希格斯更進一步指出,這片海洋的起伏波浪正是一種新的粒子型態,也就是希格斯玻色子的由來。 

  這個粒子是標準模型的關鍵,也是最難證實的,原因是它需要經過好幾代的加速器發展才得以達到高能量的碰撞,也需要大量的觀測事件。然而,發現希格斯玻色子除了讓標準模型得以完備,事實上也指引了在標準模型之後粒子物理應走的路。 

  實驗學家需要進一步證實觀測到的粒子的確是自旋為0的希格斯玻色子,接著必須更精密測量這些粒子和其他已知基本粒子的交互作用,原因是截稿之前,後者的測量結果並不符合理論的預測。當然這可能只是實驗統計上的誤差,或是有某種更深的作用在裡面。同時,實驗學家必須持續進行實驗,看看是否不只有一種希格斯玻色子存在。

  這些進一步的實驗都很重要,因為理論學家已經建構了許多假想的模型來推廣標準模型,許多模型都預測了不只有一種希格斯玻色子,或是不同於以往的對應與交互作用方式。這些模型包括額外的費米子或玻色子,甚至額外維度的空間。在這些理論之中,超對稱模型最受矚目,它假設所有已知的費米子皆有對應的(雖然尚未被發現)玻色子,同樣地,已知的玻色子也都有同樣數目的費米子同伴。如果超對稱理論正確,希格斯玻色子至少有五種,這表示,我們才剛開始探索這個新領域。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2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