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阻止殺手級小行星

"拯救人類免於滅亡的重責大任,目前無人承擔。NASA等組織應該站出來了。"


撰文/盧傑(Edward T. Lu)
翻譯/邱淑慧 



  過去幾年來,美國的太空計畫歷經大幅變動,失去了明確的方向。我建議,美國航太總署(NASA)和其他的國家太空機構及私人組織,應該負起一個責任:監控地球周遭,確認沒有小行星會撞擊地球。畢竟,長遠看來,有什麼計畫比保護人類免於滅絕更值得,而短期之內又有什麼比這個更令人振奮呢? 



  乍看之下,小行星好像只是個很遙遠的威脅。但這樣的危機可是有跡可循的,且造成極嚴重的後果。隕石撞擊的力量,曾使地球上的生命發展史產生巨大的轉變。有些估計指出,我們周遭約有上百萬個直徑大於40公尺的小行星環繞著太陽運行,曾經有一個在1908年撞擊西伯利亞,所造成的荒蕪區域相當於廣島原子彈所造成的150倍。這樣的撞擊在本世紀再次發生的機率約是50%。如果是比較大的,例如直徑約一公里的小行星,將可能危及全球,威脅人類文明生活。 



  預測,是防災的第一步。我們必須找出這些近地天體的軌跡,預測它們的軌道。針對那些數公里的小行星,天文學家已整理出其中大部份的軌道,就我們所知,當中並沒有會在100年內撞擊地球的。然而那些較小的小行星,絕大多數都尚未偵測到,它們足以摧毀一個國家,或造成海嘯而毀滅沿海城市。這是我們接下來的任務。 



  小行星比背景的天空溫熱,因此在紅外光波段很容易分辨。然而望遠鏡有個盲點:無法觀測太陽方向的天體,使地面或地球附近的望遠鏡成效受限。2009年,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建議NASA建置一座紅外光波段的巡天望遠鏡,以近似金星的軌道繞行太陽。當其背對太陽向外觀測時,可找到在地球上觀測不到的小行星。這樣的巡天約有長達100年的效期,因為行星引力作用之故,小行星的軌道在這段時間內不會改變。這樣的任務需耗資數億美元,的確很貴,但和NASA目前的預算比起來算便宜了,更別說和小行星撞擊造成的損失比起來了。 



  如果天文學家發現有個小行星正在可能撞擊地球的路徑上,我們就得想辦法改變它的軌道。如果我們發現得夠早(在預期發生撞擊的數十年前),有幾個現有的技術可能有用:拖曳、撞擊、以核子武器攻擊,或是適當地結合這些技術。(我們曾經主張利用火箭來推動小行星,但是最近關於小行星性質與軌道的研究結果,使我們重新思考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然而沒人能夠確定這些方法的效果,所以在真的派上用場前,當然得花時間測試。NASA和其他組織應該建立一個系統,試著在可控制的情況下,使一個不具威脅性的小行星轉向。不過既然天文學家還沒開始進行完整的小行星巡天,也就代表有個真實的威脅存在:他們可能會找到一個朝著我們而來的小行星,但我們根本來不及演習。所以這項工作必須馬上開始,這並不會增加太多預算。 



  所有居住在行星系統的居民終究得面對小行星的威脅,不然就會步上恐龍的後塵。我們需要進一步預測撞擊發生的時間,必要時,改變具威脅性小行星的軌道。實際上,我們必須改變太陽系的演化。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12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