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明天過後 赤道也會下雪?

"好萊塢災難電影「明天過後」描述的氣候遽變,在真實歷史上確曾發生,未來仍可能舊事重演! "


撰文╱艾理(Richard B. Alley)
翻譯/張雨青 
 


  膾炙人口的好萊塢災難片「明天過後」,描述全球發生氣候災變的景象:冰期無預警降臨,北美數百萬居民逃離家園,湧入陽光普照的墨西哥;瑟縮在乾凍的紐約市裡相依為命的最後幾人,則成了狼群虎視眈眈的獵物;龍捲風肆虐美國加州,日本東京則遭巨大冰雹襲擊。

  來勢洶洶的氣候遽變(abrupt climate change),將來可能隨時發生嗎?或者這只是美國福斯電影公司異想天開?若說兩者皆是,似乎也不為過。大部份氣候專家都同意,往後的數十年內,我們尚無需擔憂會碰上成熟的冰期。不過,令人猝不及防的戲劇化氣候變遷,以往突襲地球的例子不只一次,未來也不無舊事重演的可能。事實上,這種情形也許無法避免。

  同樣無法避免的,還有人類面臨的潛在威脅。突如其來的暖期或許使某些地區的氣候較為宜人,卻可能令別處更加酷熱難耐;短冷期裡的冬季讓人凍僵,重要航道也因而結冰堵塞;嚴重的乾旱,把曾經肥沃的土地,變成無法耕種的不毛之地。這些結果之所以特別難熬,是由於突發性的氣候變遷通常會持續好幾世紀甚至數千年之久。的確,某些古代社會的式微,一度認為是社會、經濟與政治力所致,現在多被歸咎於氣候的急速轉變。

  氣候遽變的魅影10幾年來已吸引為數可觀的科學研究投入,但攫獲製片商、經濟學家與政策制定者關愛的眼光,不過是最近的事。隨著大量關注而來的,則是與日俱增的困惑:是什麼觸發了這類變化?未來會變成何等光景?未經深思熟慮的觀察者可能認為,迅速的氣候轉變,會削弱人為的全球暖化效應。但新的證據指出,全球暖化比以往還令人擔憂,因為它可能正是導致地球氣候遽變更快發生的推手。

格陵蘭冰心裡的證據
  如果沒有1990年代初期自格陵蘭廣袤的冰原所鑽取的冰心,科學家對於氣候具有躍進至截然不同狀態的能力,絕不會有通盤的理解。這些巨大的冰柱中,不乏長達三公里者。橫跨過去11萬年的氣候記錄,便巨細靡遺地埋藏其中。研究人員利用不同的方法,辨識冰心中的年紋層並為它們定年;解析冰晶成份,便知結冰當時氣溫。

  這類研究道出了一段波動劇烈的氣候史:在長期的深凍之間,夾雜著短暫的暖期。格陵蘭中部經歷過多次短冷期,都是在短短數年內便降至6℃的低溫。另一方面,僅僅10年的光景,當地氣溫便回升至10℃以上,幾乎達前一次冰期高峰以來的升溫幅度之半。其中,發生於1萬1500年前的氣溫躍升,幅度之大,猶如把美國明尼亞波利與俄羅斯莫斯科,變得像美國亞特蘭大或西班牙馬德里般燠熱。

  冰心不僅令格陵蘭發生的事件無所遁形,也透露世界上其他地區的狀況。研究人員假定,北極地區升溫10℃的現象,其實是一次暖化事件的冰山一角。該事件席捲北半球遼闊的狹長地帶,並使該區域及遠處的降水量增加。就格陵蘭而言,冰晶的年紋層厚度顯示,當地的確曾發生一年內降雪倍增的現象。經分析冰晶中挾帶的古氣泡後證實,同時期的其他地區亦處於較潮濕的狀態,與科學家的推測吻合。特別是氣泡中甲烷含量的測定結果顯示,在驟暖期間,這種沼氣進入大氣的速度比往常快50%。在濕地遍佈熱帶地區時,以及北方逐漸回暖之際,甲烷最有可能進入大氣。


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湖泊沉積物中埋藏的貝殼化石,記錄了突發性的嚴重乾旱。 

  冰心中還蘊藏著別的證據,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各時期的其他環境細節。例如,冰晶中夾雜著源於亞洲的沙塵,便點出盛行風的起源;溫暖時期的冰層較少見到被風吹來的海鹽及遠方的火山灰,研究人員因而推論當時的風勢必然較緩。諸如此類,冰心裡的線索持續增加中。

  格陵蘭的冰層記錄中,劇烈的氣候遽變事件出現不下20次。典型暖期開始後的數百年至數千年內,氣候先緩慢轉冷,接著在一世紀左右的短期內迅速冷卻。之後,另一段為期僅僅數年的暖化過程,再度開啟了相同的模式。氣候最冷的時期裡,冰山曾向南漂抵葡萄牙沿岸;最近一次短冷期稱為小冰期,始於公元1400年左右,並持續了500年。當時氣候條件並非最極端,卻可能是迫使維京人自格陵蘭絕跡的元兇。

  即使全球氣候可能具有共通的成因,北方所呈現的驟暖與驟寒,卻與其他地區截然不同。格陵蘭的寒冷潮濕,與歐洲及北美洲特別乾冷且風勢強勁的狀態有關;這兩種狀態發生在南大西洋與南極洲正值異常溫暖的天候之際。研究人員根據其他資料來源,發現了額外的線索,拼湊出地區性氣候史。這些線索來自高山冰河的冰、樹木年輪的厚度,以及湖泊和海洋底部的古代淤泥中所保存的花粉和貝殼種類。

  證據更顯示,降雨遽變所造成的衝擊,不亞於氣溫的波動。北方的寒冷期通常會為非洲的撒哈拉地區及印度帶來乾旱。約5000年前,一次突發性的旱災,將撒哈拉地區湖泊密佈的翠綠景觀,變成如今黃沙漫天的炙熱荒漠。1100年前左右,為期兩個世紀的乾期,顯然是將墨西哥與中美洲一帶的馬雅古文明推向滅絕深淵的兇手。近代,聖嬰現象與北太平洋的其他反常現象,曾三番兩次牽動天氣模式,達到足以引發意外乾旱的程度,其中的一次導致了1930年代美國的沙塵暴。

驅動氣候遽變的因子
  過去所有嚴峻的氣候變遷,本質上都有著相同的起因,無論是暖期、短冷期亦或冗長的乾期。每次事件中,氣溫或其他物理狀態的逐漸轉變,會將關鍵的氣候驅動因子推向一道無形的門檻。一旦越過門檻,氣候驅動因子便連同氣候本身,翻轉至另一全新狀態,而且通常會持續好一陣子。

  跨越氣候的門檻如同翻轉獨木舟。倘若你正乘坐獨木舟划過湖面,當你慢慢地傾向一側,獨木舟也會隨之傾斜。若你將獨木舟推向臨界點,一旦超過,小船便無法繼續保持平衡,只要再傾斜多一點,小船就會翻覆。

  跨越門檻導致歷史上多數極端的氣候轉變,也指出未來值得關切的課題。例如,為了解釋格陵蘭的冰心所記錄的冰期,大多數科學家皆提出北大西洋洋流行為改變的說法,因為洋流對其所經區域的長期氣候模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在南半球受日照加溫的大西洋鹽水往北流過赤道時,北美洲東部與歐洲便享有如今日般的溫和氣候。冬季期間,來自南方的鹽水流到遙遠北方後溫度降低,密度上升到足以在格陵蘭東西兩岸下沉,再順著海床流向南方。冷水下沉時,從南方向北流的暖流則取而代之。下沉的水體於是驅動所謂的「輸送帶環流」,使北方變暖而南方變冷。


均衡作用:地球上的氣候,通常會維持特定狀態達千年以上。然後,在幾乎無法預測的時點,氣候系統中的若干態勢宛如蹺蹺板過於傾向一端,全球的氣候狀態便急轉直下,成為完全不同的狀態。 

  冰心內的證據顯示,北大西洋水體鹽度降低後驟冷時期才開始,這或許是由於淡水湖的水衝破冰河築成的屏障流入海中所致。研究人員明白,北大西洋的淡化會導致輸送作用減緩甚至停頓,從而改變氣候,因此他們認為,淡水突然湧入是跨越關鍵性門檻的初期階段。

  從南方流入的海水,受到由陸地注入的淡水而稀釋,鹽度變低,密度亦隨之下降。變淡的海水可能根本沒機會下沉,便已結成海冰。隨著下沉作用停頓及輸送作用中止,北方降下的雨雪無法被推送至深海並帶走,而累積在海面,更進一步淡化北大西洋。此後,輸送作用持續沉寂,使鄰近大陸的氣候更接近西伯利亞。

別在獨木舟上跳舞
  上一次北大西洋最大的短冷期至今,已過了8000年。人類真正朝著對的方向「傾斜」,而使氣候的獨木舟免於翻覆嗎?或許如此。但多數氣候專家反而覺得,我們正猛力搖晃著這葉扁舟,因為我們飛快地改變世界的眾多形貌。其中,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加速全球暖化效應的情況,尤其令人憂心(詳見《科學人雜誌》2004年4月號〈拆除全球暖化定時炸彈〉)。

  聯合國認可的「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預測,往後的100年間,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5~4.5℃。許多有同樣推估的電腦模式,也預測北大西洋的輸送作用將會減緩。諷刺的是,漸進的暖化可能導致氣溫急降好幾度。不確定因子比比皆是,雖未必形成新的冰期,但所造成的變化,相較於小冰期時,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凍結、冰河自阿爾卑斯山上轟隆而下,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相較於向北蔓延的寒冷期,衝擊著全球其他地區的有害效應,或許才是更大的疑慮所在。橫跨非洲及亞洲廣闊區域的氣候記錄顯示,北大西洋區域的溫度只要低於周邊的陸地,平日受益於強烈季風期的地區就特別乾燥。甚至連輸送作用減緩所衍生的冷卻效應,都可能足以引起乾旱。仰賴季風灌溉作物的人口多達數十億,因此即使只是輕微的乾旱,都可能導致全球性飢荒。

  即便是置身極端嚴寒或乾旱地區外的人們,未來的日子也可能因北大西洋鹽流的淡化與冷卻,而陷入更艱難的困境。此類廣泛的衝擊令美國國防部如坐針氈,因而要求名為「全球企業網絡」的智囊團,評估北大西洋的輸送作用完全停止時,有無危害國家安全的可能。包括筆者在內的許多科學家,都以為輸送作用溫和減緩的機率遠高於完全停頓。

  無論如何,基於其潛在的嚴重性,我們最好先做最壞的打算。全球企業網絡的報告中陳述:「全球的緊張情勢可能升高……掌握資源的國家可能在四周樹起無形的堡壘,防止資源外流。至於沒那麼幸運的國家……可能得開始苦思糧食、飲水或能源的取得之道。」

「非旱即澇」之災
  即使北大西洋的輸送作用永不減緩,全球暖化仍可能致使其他地區的氣候條件超過門檻,而變得令人頭痛不已。許多橫亙在中緯度大陸內地的穀倉地帶,面臨著旱期延長的區域性風險。大多數氣候模式的計算結果顯示,無論北大西洋發生何事,這些地區在夏季時的乾旱情況,會隨全球平均氣溫的升高而加劇。預測一致指出,溫室效應的暖化作用,可能以猛烈的風暴和洪水等形式,使總降雨量增加。然而,這些事件本身就是個燙手山芋,根本不必指望能靠它們來紓解旱災。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04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