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人心如魔鏡

"人類的心靈遠不如鏡面的清澈均衡,如果未經疏導匡正,就會充滿迷信與欺騙。 "


撰文╱薛莫(Michael Shermer),《懷疑論者》雜誌(www.skeptic.com)的創辦人。
翻譯/鍾樹人

 

  在科學孕育的初期,催生者之一的培根寫了一部大膽的作品:《新工具》(效法亞里斯多德寫《工具論》),藉此打開通往「大復興」的大門,希望能透過科學方法開創「大復興」的新境界。培根反對士林哲學的非經驗傳統,也反對文藝復興時期對恢復與保存古老智慧的追尋。他所尋求的,是感官事實與理性論述的混合體。

 

  不過,認知屏障卻是通往培根目標的大障礙。培根指出了四種:洞穴屏障(個人特質)、市集屏障(言語限制)、劇場屏障(學統文化)與族群屏障(人類天性)。

 

  實驗心理學家最近找到一連串的認知偏見,證實了培根所言的屏障,特別是其中的族群屏障。例如,我們眼中的自己,通常比別人眼中的我們更加正面,這就是「謀己利」的認知偏見。根據美國全國性的調查,大部份商人相信自己比其他商人更具道德感,而研究道德直覺的心理學家,也認為自己的道德感優於其他的道德直覺心理學家。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委員會(CEEB)曾針對82萬9000名高年級高中生進行調查,結果只有不到1%的學生自認為「與他人相處的能力」低於平均水準,而其中60%認為自己的這項能力位居前10%。另外,根據《美國新聞及世界報導》1997年的研究,52%的美國民眾認為最可能上天堂的人是克林頓,60%認為是黛安娜王妃,65%選了喬丹,而79%的人則是選擇德雷莎修女。不過,整整有87%的民眾認定,最可能看見天堂的,是填寫問卷的本人!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普羅尼(Emily Pronin)與同事測試了一種叫做「偏見盲點」(bias blind spot)的屏障。在實驗中,受試者在觀察其他人時,可辨識出八種不同的認知偏見,以及偏見所造成的影響,卻看不到自己其實也有相同的偏見。其中一項研究要求史丹佛大學的學生,針對自己與同儕的某些個人特質進行評比,例如親切與自私的程度。可想見的,這些學生對自己的評價都比較高。儘管研究人員已事先警告受試者,可能會出現這種「優於平均值」的偏差,並要求對方重新斟酌最初的評估結果,但仍有63%的學生宣稱他們最初的評估是客觀的,其中13%甚至自認為太過謙虛了。

 

  在第二項研究中,普羅尼隨機地把或高或低的分數,指派給參加「社會智力」測驗的研究對象。毫無意外,得高分的人比低分的人較能認同這項測驗的公平與實用性。然後,研究人員又詢問受試者是否可能受到分數高低的左右,他們的反應卻是其他人受影響的程度要比自己更嚴重。在第三項研究中,普羅尼詢問受試者用何種方法評估自己的偏差與他人的偏差。結果她發現,人們傾向以一般的行為理論評估他人,但進行自我評估時,卻採用內省法。在所謂的內省錯覺中,人們並不相信其他人同樣可以辦到,也就是:吾所行者,汝未能矣。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心理學家薩洛威(Frank J. Sulloway)與我在一項研究中,請民眾說明他們為什麼要信仰上帝,以及他們認為其他人信仰上帝的原因,結果發現了類似的歸因偏見。大體而言,大部份人都把自己的信仰歸之於智性的理由,例如世界的美好設計與複雜性,但卻把其他人的信仰歸諸情緒因素,例如信仰可安撫人心或帶來意義,或是因為成長背景。

 

  培根對這些發現應該都不會感到驚訝,早在400年前他就指出:「本質清澈均衡的鏡面,會根據真實的入射狀況來反映事物。但人類的心靈遠不如鏡面的清澈均衡,而比較類似魔鏡,如果未經疏導匡正,就會充滿迷信與欺騙。」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04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