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脛骨疼痛的原因是什麼?

"「前脛骨症候群」一般用來形容運動過後,發生在脛骨(小腿骨)前側的疼痛感,當肌肉、骨骼與關節持續受到重擊與壓力,身體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無法負荷時便會發生。 "


翻譯/姚若潔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運動醫學主任穆曼(Claude T. Moorman Ⅲ)提供以下回答:

 

  「前脛骨症候群」一般用來形容運動過後,發生在脛骨(小腿骨)前側的疼痛感,當肌肉、骨骼與關節持續受到重擊與壓力,身體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無法負荷時便會發生;常見於運動員、入伍新兵,甚至中年的「週末運動員」身上,尤其在氣候剛開始回暖時特別容易發生。

 

  過度使用肌肉是造成這種疼痛的一個主要原因。連接脛骨與踝關節的肌肉是由肌膜所固定,那是一層堅韌而無彈性的膜,就好像香腸的腸衣。當肌肉因為運動而自然擴張時,所產生的壓力會阻斷血流,造成疼痛。這種形式的脛骨疼痛是所謂的「外側肌腔隙症候群」,常發生在田賽運動員(如足球員)或經常在堅硬地面跑步的運動員身上。

 

  疼痛也可能來自骨骼的損傷,從壓力反應到骨折都有可能。舉例來說,在跑步期間承受的持續撞擊,可能在腿骨中造成極微小的裂縫。一般而言,只要適度休息,身體很容易自行修復這些微小的裂縫。然而,如果沒有充份的修補時間,這些小裂縫可能合併,成為壓力性骨折,形成如髮絲般的裂縫;甚至成為完全骨折,也就是骨頭完全斷裂。

 

  一般人要避免脛骨疼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鞋中放置足弓墊,重新分配骨骼承受的重量;或是改成在比較柔軟的地面跑步。醫生也建議「活動式的休息」,也就是說,跑步的人可以暫時改為游泳或騎自行車。這種改變讓受損處有痊癒的時間,但心血管仍可維持從運動得來的益處。

 

  運動之前是否應先暖身以預防傷害,是個爭議頗多的問題,兩方的說法都各有道理。根據本校從事的研究,我們建議緩慢的暖身期。我們相信,在身體從事更多激烈活動之前,最好先以10分鐘左右的漸進式活動當做準備。對於脛骨疼痛,一如生命中的多數事物,中庸之道似乎是最好的藥方。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05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