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電影裡的六腳動物

"打從一開始,大銀幕就飽受「臭蟲」的攻擊。 "


撰文╱米爾斯基(Steve Mirsky)
翻譯/鍾樹人 

他們回來了! 

  我說的可不是恐怖電影裡的怪物,雖然這句話極可能引起這樣的聯想。我指的是貝倫鮑姆與萊斯科斯基,他們兩人再度合寫了一篇充滿學識的文章,一定會吸引所有喜歡科幻作品裡的科學成份的書迷。 

  貝倫鮑姆是美國伊利諾大學昆蟲學系主任,萊斯科斯基則在同校的電影研究中心擔任助理主任。大約10年前,這對夫妻曾寫作一篇文章〈科幻電影中的生命史策略與族群生物學〉,指出科幻電影中入侵地球的外星生物,絕大多數都因本身的生物結構而死。大部份的科幻電影,或多或少都會有相當於人類大小的生物,而且可預料的,他們一出場就掌控全局。沒錯,這種方式對阿諾史瓦辛格的確有效,但是在真實生活中,成功的殖民者一般都是可繁殖出大量後代的小型生物,好比昆蟲,以及製片廠的主管。 

  最近,貝倫鮑姆與萊斯科斯基又寫了一篇文章,指出有關電影裡小蟲子的錯誤。這篇文章名為〈電影裡的昆蟲〉,發表於新出版的《昆蟲百科》。文內透露,電影製片有時真的是太小看蟲子了。貝倫鮑姆與萊斯科斯基寫道:「影片內的昆蟲結構,不一定符合科學標準。在電影的分類學裡,只要是具有外骨骼的節肢生物,不管牠們具有幾隻腳、幾根觸鬚,都可能被劃入昆蟲類。」似乎連福爾摩斯這麼博學的人,也不會算術,在1944年的「福爾摩斯與蜘蛛女」一片中,他就誤把蜘蛛歸類為昆蟲,這大概是你我才會犯的簡單昆蟲學錯誤吧!(另外,從技術層面來講,蟲子並不等同昆蟲,還好語源學允許我們這麼做。) 

  貝倫鮑姆與萊斯科斯基表示:「費洛蒙在昆蟲的恐怖 電影中佔有重要地位。」但在1978年「蜜蜂」一片中,主角誤把這種化學通訊物質稱為「費洛」,少了「蒙」字,而且片中昆蟲竟可直接溝通。 

  貝倫鮑姆與萊斯科斯基指出,費洛蒙其實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中,包括人類在內,但是在電影裡,卻鮮少提及昆蟲以外生物的費洛蒙。不過,1977年的「異形大作戰」一片,倒描述了人類容易受到費洛蒙的影響。貝倫鮑姆與萊斯科斯基解釋:「巨大的螞蟻利用費洛蒙囚禁當地人類,並強迫人類到糖廠為牠們工作。」在弗羅里達州,這種現象被稱為農業經營。 

  接下來,讓我們談談巨大的螞蟻。這兩位節肢動物迷如此寫道:「這種一再出現於昆蟲電影裡的奇想,根本違反了表面積與體積比的限制。」體積增大,則表面積與體積比下降。昆蟲是藉由從體表氣孔吸入空氣來取得氧氣,若昆蟲長得過大,單靠相對狹小的氣孔截面積來滿足所有體積的氧氣需求,將使昆蟲窒息而死。另外,當牠們蛻變、脫去幾丁質製的緊身衣時,其實整個身體也會塌陷,導致死亡。卡夫卡筆下,參沙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大昆蟲的情節,其實是不可能發生的。 

  昆蟲的頑強,甚至也在電影史上軋了重要一角。早期的停格動畫作品,1910年的短片「公甲蟲之戰」就是因此而拍成的。昆蟲學家史塔瑞維茲原想拍攝戰鬥中的公甲蟲,但那些甲蟲就像易怒的演員一樣抗拒熾熱的燈光,並拒絕演出。貝倫鮑姆與萊斯科斯基寫道:「於是,史塔瑞維茲把公甲蟲五馬分屍,再把各個附肢綁回屍體上,然後煞費苦心地重新安排甲蟲的姿態,拍下一系列鏡頭。」想想看,如果在希爾頓姊妹身上運用相同的技術,能夠得出什麼樣的演出?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04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