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異中求同的網球

"看似簡單的網球,你知道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嗎? "


撰文╱菲謝蒂(Mark Fischetti)
翻譯/甘錫安

  全世界每年的網球產量超過2億4000萬個。雖然數目如此龐大,產品卻出奇一致,尤其網球的原料還是天然橡膠和羊毛,每批往往都不一樣。 

  要能打上國際網球總會的official標誌,網球的變形和彈性等規格,都須符合嚴格的規定。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Head/Penn球拍運動用品公司技術經理蓋農的說法,橡膠就像「包心菜般顆顆不同」。他表示,橡膠中摻入多達11種化學成份,以製成完全相同的原料。將橡膠原料灌入模型,即可製作出網球「球體」。而品質一致的外層,則是以羊毛、尼龍和棉花織成的毛氈,泡水收縮之後再加以烘乾而製成。 

  有趣的是,製造廠商一方面下了這麼多功夫來維持一致性,另一方面卻必須略微調整球體成份和外層絨毛的長度與緊密度,以製造三種速度不同的網球。快速球適用於紅土等慢速球場,中速球適用於常見的硬地球場,慢速球則適用於速度快的草地球場。美國選手喜好速度較快的比賽,通常在硬地球場打球,因此將空心球充氣到兩大氣壓左右,加快球的反應速度。歐洲選手普遍喜好慢速比賽,通常在較軟的球場打球,因此通常使用的是一大氣壓的「不加壓」網球。 

  球的外層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市「紡織科技實業」的副總裁賈吉說,「我們使用不同的纖維成份和硬化程序」來製造紅土和硬地球場所使用的網球。例如,較長的絨毛比較容易抓住拍線,空氣阻力也會比較大。賈吉指出:「何況,歐洲人喜歡讓球看起來飽滿一點。」 

  此外,新舊的程度也有關係。依據使用程度,網球中的空氣會從球體和外層緩緩逸出,幾個月後就會「扁掉」。為維持球的彈性,製造廠商會將球包裝在鐵罐中,並在略低於兩大氣壓的壓力下封裝。內外氣壓相近可防止球體內空氣逸出,因此,打開鐵罐時會有清脆的聲響。

◆原料來自八方:製造網球的天然橡膠必須加以硫化處理,以提高硬度和耐用程度,這和製造輪胎的程序相仿。英國網球製造廠商登祿普在菲律賓進行硫化處理,使用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紅土、希臘的矽土、南韓的硫、泰國的氧化鋅、日本的碳酸鎂,以及各種化學原料。 

◆一罐幾顆球:文化對生活的影響處處可見。美國人買一罐網球時,裡面是三個球,而在日本一罐通常是兩個。歐洲人習慣買四個球,通常裝在鍍錫鐵罐裡。Head/Penn的蓋農這麼說:「歐洲人大概經常打雙打。」 

◆黃色亮眼:網球發明之後,數十年來一直是白色的。但製造廠商在1970年代將網球改成黃色,以便在電視螢光幕上能和綠色的球場、藍色的天空、球員的白色球衣和觀眾五顏六色的服裝區別。 

◆職業選手好挑剔:美國網球公開賽每年所使用的網球,超過七萬個。在一場比賽中,每一個網球只要使用了九局就會予以更換。球員在第一次發球失誤後,通常會選擇絨毛比較蓬鬆的球,讓球拍可以比較抓得住,便會加強旋轉的力道,提高第二次發球成功的機率。所有使用過的網球在比賽後都會捐出去。 
  
  網球的製造過程,先由摻入化學原料的天然橡膠開始,將橡膠擠壓成重量相同的小團(a)。將橡膠團放入模型,壓製成半球形,然後加熱至將近150℃(硫化)以提高硬度(b)。


  接著打磨邊緣並塗上接著劑(c)。兩個半球在外罩中(圖為透明)相對,以極近的距離放置。外罩中的空氣加壓到兩大氣壓。以壓模機緊壓外罩,使兩個半球接著在一起,封住加壓空氣,同時加熱外罩,以強化接著封口。完成的球體用水冷卻後脫離外罩(d)。




  外層的原料是羊毛與尼龍混紡成的毛線,再加上棉線一同織成襯底。毛料泡水後加以滾壓,讓纖維收縮,形成毛茸茸的表面,並在特定的張力下烘乾以提高硬度。接著在一整捆毛料背面塗上熱感接著劑,然後切割出「狗骨頭」形狀,每一顆球可以分配到兩片,壓黏在球體上。完成的網球放進滾筒並噴入蒸氣,使毛料的絨毛變得蓬鬆。

   將網球置入罐中,送進加壓室注入加壓空氣,蓋上鋁蓋。滾壓機彎曲金屬與塑膠加以密封。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2005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