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陰魂不散的萊姆病

藉由間斷投藥方式打擊萊姆病菌的休眠細胞,或許能防止萊姆病症反覆發作。



撰文/穆易爾(Melinda Wenner Moyer)

翻譯/陳瑀葳

 

  萊姆病實在是個棘手的難題。科學家一度以為這個由壁蝨傳播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並不難應付:一旦病人出現牛眼般的紅疹,經醫生確診為萊姆病後,幾個星期的抗生素療程便可以治癒。然而近數十年來,美國疾病防制中心(CDC)發現,有多達1/5的萊姆病患者持續出現各種身體虛弱的症狀,包括疲勞以及疼痛。沒有人知道這種「治療後萊姆病症候群」(post-treatment Lyme disease syndrome)為何會發生?
 

  過去10年內,這個問題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美國境內的萊姆病病例增加了70%。專家估計,目前美國每年至少有30萬人感染萊姆病,在東北地區,一半以上的成年黑腿壁蝨帶有引發萊姆病的細菌:伯氏疏螺旋菌(Borrelia burgdorferi)。萊姆病難以根除的原因,雖然目前仍未有定論,但新的研究結果支持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觀點:伯氏疏螺旋菌能夠躲避抗生素的攻擊。因此我們藉由改變藥物治療的時間點,便可能消除萊姆病反覆發作的頑強症狀。
 

  這個觀點源自觀察數種難以消滅的細菌。美國東北大學抗菌探索中心的所長路易斯(Kim Lewis)和同事在實驗室培養出伯氏疏螺旋菌,並以各種抗生素測試。他們發現,雖然大部份細菌在試驗第一天便死亡,但一小部份處於滯怠狀態的「休眠細胞」(persister cell)卻有辦法在藥物的猛烈攻擊下存活。科學家於1944年首次在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中發現休眠細胞的存在;路易斯和其他研究人員也曾在其他種類的細菌中發現休眠細胞的蹤跡,然而,確認伯氏疏螺旋菌也具有滯怠狀態、能發展成休眠細胞,是一項嶄新發現。
 

  路易斯說︰「這是我們見過數一數二頑強的休眠細胞。即使經過好幾天的抗生素實驗,這些休眠細胞的數目仍未減少。」這項發現刊登在今年5月的《抗菌藥與化學治療》期刊。今年春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同樣在伯氏疏螺旋菌中發現休眠細胞的存在。
 

  休眠細胞並不是具有抗生素抗藥性的變異種,這些細胞與它們的同胞有相同的基因序列。休眠細胞是一種進入潛伏狀態的細菌,它們停止了大部份的細胞活動,這些細胞活動正是一般抗生素的攻擊目標。
 

  針對其他種類細菌的研究顯示,一旦移除抗生素,休眠細胞會再度生長,這個結果促使路易斯和同事嘗試以間斷性的抗生素治療對抗伯氏疏螺旋菌,也就是施加抗生素、停止一段時間、然後再加入抗生素,看看這種方式是否可在休眠細胞再度生長時殺死這些細菌。結果他們的方法奏效了!這也表示,如果休眠細胞是導致萊姆病頑強症狀的元凶,間斷性的抗生素治療可能有所幫助。路易斯的研究團隊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同時也在探索其他治療方式,例如不同種類的藥物或藥物組合。
 

  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休眠細胞與萊姆病的反覆發作頑強症狀有所關聯。紐約醫學院感染疾病部的部長沃姆瑟(Gary Wormser)表示:「目前沒有證據指出休眠細胞的存在和動物或人類有關。」沃姆瑟指出,首先,在實驗室環境下得到的研究結果無法推論到人類身上,因為這些研究並沒有考量到免疫系統在首波的感染消退後,或許有消滅休眠細胞的能力。除此之外,目前還無法從接受抗生素治療的病人體內分離出伯氏疏螺旋菌,這也讓研究人員質疑,休眠細胞並沒有致病能力。
 

  2014年5月,CDC病媒傳染病研究部的部長畢爾德(C. Ben Beard)在中心舉辦的活動上表示:「確認『治療後萊姆病症候群』的成因並找到治療方式,是這個領域最迫切的研究。」也因為如此,雖然目前尚未確定伯氏疏螺旋菌的休眠細胞是導致萊姆病反覆發作頑強症狀的元凶,但路易斯和同事已經準備進入研究的下一個階段:在小鼠身上測試間斷性投藥是否能減緩伯氏疏螺旋菌的感染,希望實驗結果能讓他們更接近萊姆病難題的解答。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5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