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今日貼文,明日新聞

荒野的呼聲繞過舊媒體,打破現狀創造新價值。


撰文/張俊盛

  透過網際網路形成的社群互動始於1970年代,當時電子佈告欄系統(BBS)與Usenet雖沒有圖形使用者介面與多媒體內容,卻已廣受歡迎。1990年代起,隨著超文本的全球資訊網興起,這些社群漸漸式微,唯獨BBS在台灣奇蹟似地存活下來。 


  21世紀的網路技術讓使用者互相連結,創造社群網站。盛極一時的有Classmates、Friendster、MySpace,至近期以職場關係為主的LinkedIn以及同儕關係的臉書(Facebook)。


  2004年在哈佛大學起家的臉書後來居上,成為社群網站之王。大多數社群網站強調匿名性、和現實脫節的角色扮演,臉書卻反其道而行,規定必須採用就讀學校的電郵帳號與真實姓名註冊,逐漸擴展到東岸常春藤名校、西岸史丹佛大學,再蔓延到全美各大學、高中,以反應真人實事取勝:由校園到社會,由美國到全球。 


   臉書從個人檔案、打卡、戳戳樂,到隱含贊同或欣賞涵義的「讚」來取代社交媒體常用的「分享」,在在表現出創意。尤其是「讚」居然可如18世紀美國獨立前的《常識》小冊、16世紀劇場的「職業拍手」一樣,用來實踐歷史上的群眾動員技巧。 


  《臉書效應》寫到,2008年哥倫比亞的土木工程師摩拉雷斯,不滿反叛組織FARC挾持700多名人質的惡行,也氣政府束手無策。他心知民眾怒而不敢言,於是在臉書創立「百萬個反FARC聲音」群組,並在一個月後成功透過群組發起示威遊行。哥倫比亞的媒體估計,全國近5000萬的人口中,竟有超過1000萬人參加。 


  或許拜台灣主流媒體失信於民之賜,BBS和臉書都非常盛行,似乎在無形中補償媒體缺陷:台灣臉書的使用者密度是全球之冠,而台灣大學的批踢踢不僅有超過百萬使用者,平均同時上線人數約10萬人,在兩萬個不同主題的看板上瀏覽、發表、回應文章。太陽花運動中,臉書與批踢踢的快速擴散效應扮演要角;然而也帶出各方人馬拚人氣、比「讚」數,甚至出現疑似用暗樁按「讚」的怪現象。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4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