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老藥玩出新把戲

"藥物開發是很重要的醫學議題。然而,一個藥物從合成到成功上巿所費不貲,透過比對基因表現的方式找到疾病、基因、藥物三者間的關聯性,進而預測藥物的效果,可以有效率地達到老藥新用的目標。 "


撰文/廖思淳、 張少薇、黃奇英

 

 

重點提要

  • 新藥開發根據目標不同而有多種篩選平台,新藥開發雖然能夠帶來龐大的商機,但所需付出的成本及失敗風險,並非一般中小型規模的藥廠所能負擔,因此出現了「老藥新用」這個策略。
  • 老藥新用已經有許多成功的例子,其中最知名的是阿斯匹靈。阿斯匹靈不斷被發現新用途,不論是新適應症、新劑型以及新藥物組合,都有成效不錯的發展。
  • 除了藥物的使用,老藥新用的概念也實踐在日常生活用品中。

 

 

  老藥新用(drug repurposing)是一個概念,「老藥」指的是已被核准做為臨床使用的藥物,而「新用」則是指由原來已核准的藥物中發現新的適應症用途或是發展新的用法。 

  老藥的好處是藥物臨床前的數據,包含藥理實驗、藥物動力學、代謝途徑、副作用等,都比未知的化學合成物完整;此外,臨床上已經使用的藥物,上市後經過長期使用,比全新藥物累積更多在人體使用的安全性資料,即使是改變劑量或是劑型,也較容易推測安全性。因此老藥新用比研發全新藥物容易,不但能夠加快開發速度,同時也能降低上市成本及失敗風險。

阿斯匹靈除了止痛,也用於心血管治療 
  老藥新用目前已經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這其中最知名的是阿斯匹靈(Aspirin),阿斯匹靈的化學名為乙醯柳酸(acetyl salicylic acid, ASA),最早由德國拜耳公司量產上市,做為退燒止痛劑,取商品名為阿斯匹靈,至今已使用超過一世紀以上,是公認有效且安全的藥物,因此廣為人知,阿斯匹靈不斷被發現新用途,此外,在新劑型以及新藥物組合上,都有成效不錯的發展。

  阿斯匹靈在上市後,除了最初所知道的消炎、退燒、止痛的效果外,被發現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能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在1982年核准阿斯匹靈的新用途是:可以有效減少中風發作與復發;而之後又通過:有不穩定心絞痛病史者或心臟病病史者,可以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來預防心肌梗塞、血栓性栓塞症、短暫性缺血性發作。這些新用途的發現與證實,使得阿斯匹靈在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服用阿斯匹靈原本會使消化道產生不適,但後期發展出腸溶劑型(膠囊或錠劑)使副作用改善許多,在市場上也已相當普遍。然而劑型上的改良雖然降低了對胃的傷害,但對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而言,阿斯匹靈造成潰瘍加劇的風險仍然限制了其使用範圍。目前,可抑制胃酸的質子幫浦抑制劑omeprazole與阿斯匹靈的合併療法已實際應用在臨床上,兩者皆為上市並已過專利期的藥物。兩種藥物合併為一個新的組合藥物,目前正做為新藥審查中,未來若得到許可,亦將為使用該療法的病人帶來用藥的便利性。 

開發新藥耗時費力,為失敗藥物找到第二春 
  新藥開發根據不同目標有多種篩選平台。首先,必須針對疾病的需求設計適當的分析方法,找到適當藥物之後,不論化學藥物或是蛋白質藥物,在進入臨床試驗前必須經過繁複的臨床前試驗,平均每一萬個新藥約只有五個能夠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此外,還必須克服藥物本身是否能大量製造的難題,遑論進入臨床試驗後還要面對藥物安全性、病人篩選、試用劑量等問題。一個新藥的開發從研發到上市大約需要10~15年的時間,花費至少數億美元,由此可見藥物開發的困難程度。 

  新藥開發除了在過程中需要耗費龐大的人力物力、金錢及時間外,即便產品已經通過FDA的核准並上市,亦有可能因上市後於人體發現不良反應而強制下架回收。例如2010年因副作用風險的評估考量下,政府下令全面下架回收的減肥藥物「諾美婷」(Reductil),或是因無法證實能降低敗血症死亡率,最後由廠商自行回收下市的藥物Xigris,都是核准上市後再離開市場的例子。可見新藥的開發雖然能夠帶來龐大的商機,但所需付出的成本及風險,並非一般中小型規模的藥廠所能負擔,因此才出現了「老藥新用」這個策略。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3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