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教學資源

溫吞的食肉目動物──鼬獾

"一種名字筆劃很多、民眾原本很陌生的哺乳類動物,近日來因感染狂犬病病毒而名聲大噪,引起國人高度的關注,牠就是土生土長的台灣特有亞種野生動物──鼬獾 "


撰文/鄭錫奇

 

 

  一種名字筆劃很多、民眾原本很陌生的哺乳類動物,近日來因感染狂犬病病毒而名聲大噪,引起國人高度的關注,牠就是土生土長的台灣特有亞種野生動物──鼬獾(Formosan ferret-badger)。牠的分類地位歸屬於食肉目貂科的鼬獾屬,屬於中國鼬獾(Chinese ferret-badger)的一個亞種。中國鼬獾的分佈範圍除了中國大陸的華中和華南地區外,並延伸至印度、老撾(寮國)北部、越南北部,以及台灣。 

   鼬獾的臉部黑白斑紋對比明顯,在額頭至眼睛周圍有明顯的白毛,形成神似國劇人物的化妝臉譜,故也有「花臉貍」之稱。吻端突出呈粉紅色,形似豬鼻,又有「小豚貓」的別名。牠的全身披著深褐色至灰褐色的粗毛,頭頂至後頸部有白色縱斑,背部中央亦有一條白色縱帶。整體外貌相似於另一種食肉目動物──白鼻心(額頭至鼻端有一連續的白斑而得名),因此常被人們誤認。不過,鼬獾的身軀明顯比較纖瘦,四肢細短呈污灰色,而且具有尖銳的長爪,尾部不長,有灰白色蓬鬆長毛。此外,鼬獾在下腹部至鼠蹊部有四對乳頭,在肛門周邊有兩個味道濃厚的肛門腺,故又有臭腺麻仔(台語)、臭貍之稱。 

   生存在台灣的食肉目動物有11種,包括熊科的台灣黑熊、貓科的雲豹和石虎(山貓)、科的食蟹、靈貓科的白鼻心(果子狸)和麝香貓,以及貂科的水獺、黃喉貂、黃鼠狼、台灣小黃鼠狼和鼬獾。鼬獾和黃鼠狼是台灣唯二的非保育類食肉目動物。這是由於食肉目動物在生態系中屬於凶猛而敏捷的掠食者,也是位於食物鏈頂端的消費者,族群數量普遍不多,一旦有危及其生存因素(例如大量捕捉、棲息地破壞等)發生,往往會有瀕臨絕種之虞;而鼬獾和黃鼠狼是台灣食肉目動物中,分佈廣泛且族群數量較多的物種。 

   和其他食肉目動物相較,鼬獾個性溫吞、動作較不敏捷且不善跳躍,牠們是典型的夜行性動物,白天躲藏於樹洞、土洞或岩穴內休息,日落黃昏後始外出覓食。四肢的趾爪很長,善於挖掘尋找食物,亦有爬樹能力,但不常上樹活動,主要還是在地面活動,以嗅覺找尋食物,但聽力與觸覺亦佳。蝸牛、蚯蚓、大型昆蟲等無脊椎動物是鼬獾主要的食物,亦會捕食蜥蜴、鳥類、小型齧齒類等,有時亦會取食植物的果實。鼬獾的排遺呈黑色或灰黑色細長狀,質地均勻,常呈螺旋狀堆積,是一種明顯易於辨識的動物跡象。由於肛門腺發達,受驚嚇或被逼迫時會排出具臭味濃厚的分泌物以驅敵。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13年9月號】